江辰

博客

告前端同学的小记

发布于 # 前端

转载周爱民老师《告前端同学书》,有些思绪需要发散,随联想到自己的过往。

文中提到’领域’一词,用在前端,个人认为非常合适。领域一词在我印象中,还需追溯到初中时期,我读的一本叫《吞噬星空》的小说,书籍大概 400 多万字,读起来却是昼夜不分(这也是我唯一看完的一本小说),此书也提到了领域,行星级武者可以展开自己的领域。我个人所理解的领域,用大白话通俗解释,就是当你的本领到达一定阶段时,你会在这个范围拥有一定的话语权。类似的阿里技术等级序列也是,通常来说,P7 一般拥有自己的领域。

从疫情后开始,互联网的就业环境非常糟糕。前端就业,每况愈下,不断传出前端已死。之前,我也有发文,并不认同前端已死,如今还是持有该观点。周爱民老师的观点也与我一致。

我从 16 年入行至今,快 7 年的时光,经历了从 jQuery 时代到前端三大框架,如今相持不下的,只剩 React 和 Vue 。Angular 基本被社区抛弃,算是赶上了前端黄金时期的末尾阶段,前五年我是在做一个大前端方向,微信小程序、H5、Web、APP 开发都有涉及,前端工程化链路搭建也小有涉及。所谓的技术广泛度。也向往大厂。想见识见识大厂的工作氛围,大厂的技术链路到底是怎样的。后面,我进去了,但也经历了裁员,之前的想法是想靠大厂背书 + 前端工具链路这个方向,做可持续性的发展。随后,我搞了微前端,想在这个领域深入下去,但这条路走失败了,让我不得不重新思考,未来的出路在那?35 岁以后呢?我可不想去送外卖,开滴滴。

后面,我接触到了 WebGL,前端 3D 图形化的概念和场景非常吸引我,我也慢慢开始在往这个方向去做探索 + 转型,转型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,因为你要从自己的舒适区进入到坑洼区,你不得不去做很多东西,从 0 - 1 。辛运的是,我还年轻(但也不年轻了)。我个人坚信选择大于努力,时代会不断的造就一批人,之前的土木,现今的互联网,自媒体,直播带货等。

很多人问我搞矩阵有什么用,你的目的是什么?

其实很简单,学习。我本人的学习模式是,需要通过大量的实战摸索 + 理论知识,梳理成一套成熟的方法论,单纯的去学理论知识,对于我本人而言,非常枯燥,况且 3D 图形化知识体系,非常困难。

这是在一个新阶段的前夜。故此,有很多信息并不那么明朗,比如说像前后端分离这样的标志性事件并没有出现,亦或者出现了也还没有形成典型影响。我倾向于认为引领新时代的,或者说开启下一个阶段的运动将会发生在交互领域,也就是说新的交互方式决定了前端的未来。之前行业里在讲的 VR 和 AR(虚拟现实和增强实景)是在这个方向上的典型技术,但不唯于此。几乎所有在交互方式上的变革,都会成为人们认识与改变这个世界的全新动力,像语音识别、视觉捕捉、脑机接口等等,这些半成熟的或者实验性的技术都在影响着我们对’交互’的理解,从而重新定义了前端

周爱民老师这段文字,讲得非常透彻。AI、VR、AR 的不断发展,对前端的要求越来越高,如果还是停留在写业务页面的思想层面上,估计很快会被替代,大量的培训班造就一批人,已经告诉了我们。培训几个月,稍微伪造下履历,就可以快速上手业务开发,那么对比一个五年的,你有什么优势?,何况随着低代码不断的演进,让本不会写代码的一批人,也可以通过低代码引擎平台,快速生成页面,如果 AI 再持续迭代呢?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

前端的很多理念来自于后端,并没有造就出真正属于自己的革命。底子很薄,真正要下功夫的其实是系统、网络、编译、机器学习、图形化等层面,或许 WASM + RUST 又会产生一点不一样的东西

在这个行业待了很久,见识了很多人转到其他行业。互联网的发展非常迅速,如果做不到持之以恒的学习,那将会被慢慢淘汰。以汽车为例,燃油车”固若金汤”,谁会想到互联网 + 纯电,基本上算是革了燃油车的命,这些传统燃油车商,也要做出相应的改变,以应对时代的变化。

眼光高远而脚踏实地